厦门大学学生会权益部2021年第1号维权提示:警惕电信诈骗保护财产信息安全
厦门大学学生会权益部2021年第1号维权提示:警惕电信诈骗保护财产信息安全
(2021年第1号,总第2号)
电信诈骗高发风险
网络教学高峰和开学返校阶段,电信诈骗活动异常活跃。各种狡猾手段层出不穷,让同学们防不胜防。2021年的第一份维权提示特别强调,诸如“刷单”、“网络兼职”、“购物返利”等现象,诈骗风险极高,同学们必须提高警惕。不少骗子正是利用学生急于赚钱或参与活动的心理,诱导他们一步步陷入骗局。
有些同学打算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一看到刷单兼职的广告就动心了。起初,他们尝到了一些甜头,随后就越投越多,最终却损失惨重。因此,面对这些看似美好的机会,学生们必须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各类诈骗手段分析
有些诈骗行为假借学校名义。他们冒充教师或学生组织人员,通过建立群组、拉拢成员、发送邮件等方式发布所谓的“考试资料、放假通知、学习资料”,实则意图引导学生点击链接或泄露个人信息。还有,那些自称客服打电话要求退款转账,或通过各种手段诱使下载未知文件、点击未知链接的,也都是诈骗伎俩。有的自称是公检法的机构,竟然提出了汇款的要求,甚至要求将钱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中。
先前,有些学生接到电话,对方声称他们涉嫌违法,要求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以核实身份。学生们惊慌失措,急忙照办,结果损失了大量财物。面对此类情况,学生们需保持镇定,仔细分辨,切勿轻信。
转账操作注意要点
进行转账时,必须仔细检查平台、收款人、金额、目标账户等关键信息。若领导、老师、同学、亲友通过微信、QQ等通讯工具提出转账要求,必须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确认,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亲自核实。切勿仅凭通讯工具上的简单指令就进行转账。
学生收到领导QQ的紧急消息,要求帮忙转账,没深思就操作了,却没想到领导账号已被盗。因此,转账前一定要核实清楚,以防遭受财产损失。
开学返校疫情防护
寒假即将接近尾声,学校复课准备工作正在展开,防控疫情的任务依然重要。厦门大学学生会权益部提醒同学们,要持续加强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勤消毒、室内通风良好、外出佩戴口罩、减少聚集、避免随意触摸公共物品等良好习惯。尤其是返校途中,大家更要增强防护意识,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有些同学可能误以为疫情有所缓解,于是放松了警惕,他们在路上不戴口罩,随意进食,这种行为实际上非常危险。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
购物与快递的防控
购物时,网上购物要小心,海外购物也要谨慎,别买来路不明的或来自中高风险区的商品。去实体店买,最好找那些证件齐全、信誉好、防控措施到位的大超市。记得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避开人流高峰时段,不要长时间逗留。别随便碰店里的商品,尤其是冷链食品,也别用手去摸眼睛、嘴巴、鼻子和脸。取快递时,最好别直接碰外包装。收到后,可以用酒精喷洒外包装,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等一两天再拆开。
先前已有因接触疫情包裹而患病的事例,因此网购和快递接收时需特别谨慎,必须严格执行防疫措施,以保障个人安全。
返校准备注意事项
同学们需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公布的防疫相关重要资讯,还有学校及所在院系发布的开学返校计划相关通知。需按指引完成健康打卡、返校申请等准备工作。如遇问题或特殊状况,应立即与班委、辅导员、班主任或团学机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购买回校的车票、机票,以及预订住宿,一定要通过正规、可信、广为人知的途径,小心防范诈骗,确保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有些同学可能因为没留意到学校的通知,结果未能按时回校或健康打卡不符合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多留意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以确保返校和新学期的顺利进行。
面对诈骗和疫情,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不妨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