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芙蓉隧道遭游客涂鸦 校方呼吁爱护学子作品
厦门大学芙蓉隧道遭游客涂鸦 校方呼吁爱护学子作品
芙蓉隧道原是厦大学子展示艺术才华的场所,那些精美的涂鸦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但如今,这里却遭受游客的随意涂鸦,实在令人既愤怒又感到痛心。芙蓉隧道的墙上画作,均为厦大学子用心创作。事实上,众多游客并未对这些艺术品予以应有的尊重。芙蓉隧道原本是供学生创作的空间,并不适宜成为游客涂鸦的地方。厦门大学多次向游客发出提醒,请勿在芙蓉隧道进行涂鸦。游客们应认识到,芙蓉隧道里的画作并非随意可涂鸦的。
芙蓉隧道原是厦大学子展示艺术才华的场所,那些精美的涂鸦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但如今,这里却遭受游客的随意涂鸦,实在令人既愤怒又感到痛心。
芙蓉隧道的独特之处
芙蓉隧道的墙上画作,均为厦大学子用心创作。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创作者的个人思考和情感投入。他们在此用画笔释放青春与创意。这并非寻常的隧道,它是一个洋溢着艺术氛围和文化深度的空间,是厦大学子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画作风格丰富多样,有的描绘校园生活,有的展现学生梦想,这些作品在隧道中如同生动的画卷。游客来到此地,本应欣赏这些艺术佳作。
事实上,众多游客并未对这些艺术品予以应有的尊重。他们携带笔至此处,随意涂鸦,将所谓的纪念随意刻画在学生作品之上,此举不仅破坏了作品原有的美感,也丧失了其内在的意义。
游客涂鸦的行为
游客将芙蓉隧道视作可以任意涂鸦的区域。观看网友上传的视频,会发现“到此一游”的字样随处可见,还有各式各样的表白和许愿语句。这些涂鸦不仅侵占了学生画作间的空白,甚至直接覆盖了作品本身。无论是名作还是普通画作,都未能逃脱被涂鸦的命运。不少旅游指南也将芙蓉隧道的涂鸦现象视为常态,这样的引导无疑助长了涂鸦行为。
游客们似乎并未察觉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妥的。他们可能认为,带着笔在墙上涂鸦是一种挺有趣的经历,是游览此地的一种独特纪念方法。然而,他们并未考虑到这种行为对艺术品的损害。
学子们的无奈与心痛
季凡曾参与创作,作品却在第五天就被涂鸦了。她内心的愤怒和无奈,不难想象,甚至让她有了放弃创作的念头。学生们在隧道里画画,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像季凡这样的创作者来说,每一笔都凝聚了心血。然而,游客的涂鸦却轻而易举地破坏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李平,这位大三学生表示,尽管许多同学心理上有所准备,面对这种涂鸦破坏行为,他们仍然感到难以接受。他们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尊重,而非遭受这样的蹂躏。
志愿者的修复行动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付出了辛勤努力。每到周末下午,他们便投身于隧道的涂鸦修复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学生的创作。在他人休闲放松之际,他们却在默默修复。尽管投入的时间不多,但他们的坚持是对艺术作品的极大尊重。
修复的速度终究比不上游客造成的破坏速度。在约一千米长的隧道中,每一幅作品都留下了游客涂鸦的印记,想要彻底修复,实在是件不易之事。
关于设置涂鸦墙的争议
有网友建议为游客设立涂鸦墙,但对此意见不一。李平觉得游客在墙上涂鸦并不合适,这样做与芙蓉隧道的设立目的相悖。芙蓉隧道原本是供学生创作的空间,并不适宜成为游客涂鸦的地方。
若设立涂鸦墙,便是对游客在此任意涂鸦行为的默许。这显然与芙蓉隧道旨在展示学生艺术作品的宗旨相违背。
呼吁保护芙蓉隧道
厦门大学多次向游客发出提醒,请勿在芙蓉隧道进行涂鸦。学校通过微博等平台,表达了希望游客能够爱护学生作品的愿望。尽管如此,这种提醒并未彻底阻止游客的涂鸦行为。
游客们应认识到,芙蓉隧道里的画作并非随意可涂鸦的。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艺术成就,拍照等无损作品的方式是留下美好回忆的好方法。你能否成为一位有素养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