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编者按:2016年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有删节)

编者按:2016年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有删节)

编者按:下文是2016年厦门大学毕业典礼新闻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的演讲,文章有删节。邹振东教授祖籍梅山,江西长

理想之赠

厦门大学毕业_厦门毕业大学生补贴_厦门本科

老师们在离别之际,总会说很多话,有的啰里啰嗦,有的情真意切,最终都归结到“理想”这两个字上。理想看上去虚无缥缈,老师或许生活清苦,然而理想,是老师能够送给学生的无需花钱的临别礼物。这两个字简单且抽象,却像一颗种子,在学生心里种下了对未来的期盼。

在当下经济利益复杂多样的情况下,理想好似一股清澈的水流。老师目睹了众多学生的成长过程,深切明白在现实世界中前行需要一种精神力量,而理想,就是那促使学生不畏惧艰难、勇敢向前行进的动力。

厦门大学毕业_厦门本科_厦门毕业大学生补贴

大学可带之物

毕业时刻到来时,学生会思考离开大学能带走什么。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甚至老师也带不走。小师妹小鲜肉或许能有缘相伴,可这并非必然。一所大学真正改变我们的东西,才是能带走的宝贵财富。

就像厦门大学,以后很多人填表时,它的出现频率仅次于名字和性别。大学好似一个烙印,在生活的各个地方留下印记。那些在大学里形成的思想,那些在大学里形成的观念,那些在大学里形成的习惯,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是能够跟随一生的东西。

大学的意义

易中天教授讲大学是蒸桑拿的所在,接受熏陶是关键。还有人讲大学是用来回忆的,是未来梦里常浮现的地方。倘若一所大学能让学生毕业后还记得老师的十句话,那么教育便是成功的。

在大学里,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启发。老师存在不同的类型,有一种是“变手指”类型的,这种老师能让学生拥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还有一种是“开窗子”类型的,这类老师能让学生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而当离开大学时,记住开窗是至关重要的。

仰望星空之姿

在大学期间,多数人都朝着天空的方向张望,偶尔出现一个看向地面的人,就会显得格外优秀。等到毕业后,大多数人被现实的力量推动,只能看向地面,因为竞争很激烈,诱惑也非常多,让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而那个依旧朝着天空张望的人,要么会被当作疯子,要么就是极为出众的人。

其实,将大学时那种“45度角仰望星空”的姿势保持三十年,无论现实是残酷还是诱人,这都是一种坚守 ,这种坚守能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不会迷失自我,并且拥有精神追求和方向 。

抛帽之问

毕业的时候,看到大家把学士帽、博士帽抛向天空,那场景充满欢快,让游客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帽子虽然小,可抛起来的却是青春的激情,还有对未来无所畏惧的精神。然而二十年后,还能不能有勇气把乌纱帽或者辛苦换来的成就之帽抛向天空,让笑声再次响亮起来?

这不只是对勇气的一种考验,更是对能不能保持初心的查验。大学时期年少轻狂的那种洒脱,长大后能不能继续延续,这体现出一个人精神世界是不是依旧充满活力。

脐带之系

要成为那百分之一出众的人,建议与大学维持紧密联系。永远不要满足于当前状况,要有改造世界的想法,还要去拥抱美好。这是因为大学培养的是未来国家和人类的领导者与创造者 。

厦门大学毕业_厦门毕业大学生补贴_厦门本科

要是能与大学精神紧密相连,就算到了五六十岁,依旧会有青春的豪情,到了八十岁,也会拥有不老的灵魂。大学如同源头,持续不断地为毕业的学子输送精神力量,在世界各地复制出众多“小大学”,传播大学的文化与价值。

你认为自己离开大学后,最能够带走的大学精神是什么?欢迎点赞并分享,在评论区讲讲你的想法。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