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学生出国出境及线上涉外交流申请手续办理指南与注意事项
法学院学生出国出境及线上涉外交流申请手续办理指南与注意事项
各位同学:根据学校及学院相关规定,凡法学院学生出国出境或参加线上涉外交流,均须按此说明办理申请手续,请各位同学遵照说明认真办理相关手续。
手续重要性
法学院学子若计划出国或参与网络国际交流,需依照学校和院系的规定进行申请。这项程序对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同学们务必予以重视,并严格按照指导说明细致办理。若未按规定操作,可能干扰交流行程,给自己增添麻烦。
申请人责任
申请人作为手续办理的主要负责人,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必须留意手续办理的时间节点,避免错过期限造成流程受阻。同时,还需主动跟踪审批流程的每一步,比如定期登录系统查看审批进度。务必保证在实地访问或线上国际交流启动之前,所有申请流程都得到审批,应办手续全部就绪。
申请材料填写
在填写申请材料时,有很多地方需要留意。比如,出访日期要写明从国内城市出发的实际日期,不能填到达国外的日期。到达国内城市的实际日期也要填写,不是从国外出发的日期。材料里的出发和返回日期,必须和厦大网上服务平台上填写的日期完全相同,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审批和行程安排。
经费报销规定
从校外通过竞争获得科研经费并乘坐境外航空的同学,只需提交《乘坐境外航空公司航班情况说明表》,经经费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即可进行报销。财务报销审核依据的是申请阶段所提交的“学生因公出国申请”、“学生因公赴港澳申请”、“学生因公赴台申请”流程中打印的审批单和行程调整申请材料(若有)。实际行程必须与申报行程完全吻合,否则将无法进行报销。
特殊材料提交
学生参与交流项目时,须递交成绩单或毕业证明。若尚未获得正式的成绩单或毕业证明,应向李老师说明情况。相关部分可以先留空,之后补交。此做法既兼顾了学生的实际状况,又确保了申请材料的提交流程井然有序。
流程申请与变更
提交流程后,学生需告知辅导员、导师(仅限研究生)及教学秘书进行线上审核。在i厦大平台申请流程中,需填写实际出行日期,并预估返回日期。完成这些操作后,教务系统中的学籍状态将变为“保留学籍”。若申请期限较短,距离实际出国(境)日期不到两个月、因私出国(境)不到两周,或线上交流启动日期不到两个月,需迅速提交申请,并与学院及相关部门的老师联系,确保审批流程顺利进行。若出现紧急状况需调整行程且调整时间在一个月以内,请立即联系外事秘书李老师。在行程调整前,应尽快递交申请。同时,务必遵循“变化即报告、提前审批”的原则。
在办理手续时,大家是否遇到过特别棘手的问题?若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