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个人基本信息:博士学历、厦门大学任教,研究汉语词汇学
吴琳个人基本信息:博士学历、厦门大学任教,研究汉语词汇学
2012年12月,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词汇学方向获博士学位; 2004年7月
学术界的知识增长和分享影响深远。从深入研究理论到结束课题,从讲授课程到交流思想,这些活动都展现了学者们的努力,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相关经历。
求学之路
2004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生顺利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2012年12月,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词汇学方向又迎来了一名博士生。这些年里,他刻苦钻研,深入探索,为日后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时刻既是学业提升的标志,也反映其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凭借在不同单位不同学科门类学习,他能够接触更丰富的知识版图,为未来从事不同领域的职业做好准备。
学术交流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在香港举行了一场会议,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联合主办,主题是面向跨文化交流者的中文学与教,探讨机遇与对策,他出席了这次活动,提交了论文,并做了发言,在这次国际交流中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2009年12月,厦门成功举办了2009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他提交的《对外汉语教材词语英语译释研究概览》获得了会议的认可,他还围绕这个主题发表了讲话。
通过参与学术互动,他得以与同领域人士交流心得、参考彼此的实践做法,在各种场合阐述个人观点,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同时提升了个人声望,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教材编写
2006年7月,他参与了印尼国立高中华语课本《华语》的编写工作,该教材由印尼国立教育部负责审查,国家汉办负责统筹安排。2004年8月至12月,他负责了《跟我学汉语》的编写和录入任务,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国家汉办的相关工作部署。他参与编写多种教材,可以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用到实际教学材料上,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地方和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要求。
编纂书籍是扩充教育材料的一种途径,有助于全球汉语教学,他参与了这项任务,体现了个人在职业行动和努力方面的价值。
论文发表
他的《社会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文章发表在《海外华文教育》二零零七年第二期杂志上。他有多篇论文被邀请在各类学术会议上进行演讲,比如《词汇的纵向联系与教材设计》就是在第五届美西地区中文教学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直接体现,每篇论文分别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方面,显示出他在教学实践中的深入思考。
通过写作文章来发布信息并汇报成果,能够传播学术上的新见解,引发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和研究,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项目主持
他承担着一项以“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的认知域研究”为名称的项目,这个项目属于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的系列。另外,他还负责一个叫“动补式复合词教学重点性序列研究”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繁荣计划培育项目中的组成部分。他担任项目负责人,可以带领团队,钻研专门学术课题,深入分析,进而推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这项工作在研究期间,既能带来学问上的收获,也能提升个人才干,为知识方面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项目参与
他参与了“对外汉语教材注释语言研究”项目,担任次要的联合研究者。他还加入了“对外汉语教学使用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属性库的建立”项目,是主要的联合参与者,而且该项目已经顺利结束。通过这些项目,可以集中不同领域的资源和能力,共同解决学术和教学方面的挑战。
他参与了好几个项目,这让他在不同的学术范畴里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也为整体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你是否也从事相似的学术研究呢?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