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校友遗孀徐明慧非首例!蔡王琼璎捐五十万退休金给厦大

校友遗孀徐明慧非首例!蔡王琼璎捐五十万退休金给厦大

徐明慧并不是第一个向厦大捐款的校友遗孀。去年,在丈夫去世后,台湾蔡王琼璎女士把丈夫的退休金捐给他的母校——厦门大学,约合人民币五十万元。

厦门大学在高校捐款方面备受瞩目,许多令人动容的捐助事迹持续发生。

蔡王琼璎慷慨捐赠

去年,蔡祖枚先生不幸离世,79岁的蔡王琼璎女士随即从高雄赶往厦门。她与丈夫是厦门大学1945届司法专业的老毕业生,蔡王琼璎在整理完丈夫的遗物后,决定将大约五十万元人民币的退休金捐给母校,设立“校友励学金”,以此实现丈夫回馈学校的夙愿。

杨容容爱心助力

2008年,一位名叫杨容容的香港中学生,当时年仅十七岁,决定捐出自己多年来获得的奖学金和竞赛奖金,总额达到二十万港元。厦门大学也相应捐赠了二十万港元,共同设立了“杨容容奖学金”。杨容容的母亲劳敏是厦门大学的老校友,她受到母亲的影响,也为厦门大学那些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了帮助。

独特捐赠文化成因

有研究者探讨厦门大学与众不同的资助风气,其一源于学子对母校怀有深厚情谊,其二则涉及“推己及人”。学子钟爱母校,他们的家人也会受其感染而加入捐助行列,这种风气在厦大日益兴盛,逐渐铸就了别具一格的资助习俗。

感恩文化的根源

厦大校长张荣指出,这反映了厦大的感恩风气。这种风气源自陈嘉庚,九十七年前他创办学校,以感恩行为培养了厦大人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特殊的人文氛围和传统习俗塑造了厦大人的品格特点。

近期捐赠成果

自去年四月六日到现在,厦大收到社会各界捐助超过三千八百次,总共是一点二亿元。昨天校庆活动公布收到六千多万的捐款,当中有中骏集团捐一千万支持学生,上海巨如资产集团捐一千五百万给信息学院建实验室,河仁慈善基金会又捐七百七十万设立奖励师生的基金。

杰出教授获殊荣

厦门大学校友_厦门大学校友捐款_厦门大学感恩文化

在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上,三位教授获得了这项最高荣誉,他们的平均年龄是九十岁,每人将获得二十万元奖金。这三位获奖者分别是已经九十七岁的化学家周绍民,九十二岁的物理学家吴伯僖,以及八十一岁的经济学家胡培兆,他们为厦门大学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力。

这些捐赠事迹和学者的贡献,都彰显了厦门大学独有的风采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许多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厦大的捐赠传统如此深入人心。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