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法学寝室4人毕业11年发展差距如何?工资条似三档电
厦大法学寝室4人毕业11年发展差距如何?工资条似三档电
厦门大学,法学专业,寝室4人毕业11年,发展差距到底如何? “同宿舍四年,毕业11年,工资条却像三档电——30万、20万、12万。” 这不是段子,是厦大法学一个寝室的真实切片。
离开学校很长一段时间了,当年住在一起的同窗,如今各自的前程常常让人唏嘘不已。现在就让我们关注一下厦门大学法律系的一个宿舍,里面四名成员分别毕业了十一年,他们之间的成就差异究竟有多大!
“提前跑”的30万年薪者

寝室里那位年薪30万的同窗,并非依靠特殊门路。他从大学二年级起就参与模拟法庭活动,到了三年级便荣获国家级奖项,在四年级成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毕业之际,他毫不费力地获得了浙江省选调生的职位,当其他同学还在为工作四处奔走时,他已经在西湖区上班了。他提前五年就为自己规划好了发展道路,将竞争的难度降了下来,稳定的公务员收入也是他提前付出的成果。
20万年薪的国企法务

20万这个分数段里,有两位同学,一位来自江苏的国企法务,另一位来自广州的国企法务。来自江苏的同学,考研和法考同时进行,为了得到大型国企的职位,损失了不少头发。来自广州的同学则比较机智,研究生期间就在广州工作,毕业后直接被公司留用,避免了诸多麻烦。他们都将考研作为职业提升的途径。
12万年薪的普通人之路
月薪十二万的年轻人,人生轨迹和常人差不多。他并非不勤奋,只是付出的努力没用在点上。考公务员连续三年,每次都差那么一点分,最后只好回到老家国营单位做法律相关工作,薪水减半,但上班路程只要十分钟。他并非彻底失败,只是当初没想明白是否要继续待在大城市,当机会溜走后,生活步调就跟着乱了。

法学专业的隐藏优势
法律领域不会像信息技术那样,刚离开学校就能获得丰厚报酬,不过它有个不易察觉的长处,就是方向众多,失败的风险较小。可以从事政府机关、选调生、企业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或合规管理等相关职业,每条路径的入门要求和未来发展空间都不一样。重要的是要尽早确定方向,不要等到离开学校时还在困惑自己究竟适合哪条路。

2025年法学行情
2025年法学毕业生中,普通人的平均月薪大概在一万三到一万六之间,而特别优秀的人在一线城市做法务,年薪可能达到三十万。但这只是少数人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需要通过继续深造、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多实习来提升自己。国家法治化程度提高后,工作机会确实变多了,但争夺这些岗位的竞争也更厉害了。
差距背后的关键因素
同学之间的距离,主要是由信息获取的差异加上行动力不足造成的。有些人在大二时就已经清楚选调需要哪些荣誉,而有些人直到毕业才知道国企法务必须拥有法考A证书。如果早点明白,早点开始准备,就能抓住更多机会。法学专业并不能让人迅速发财,但它为普通人提供了一条通过努力积累资源的方法。明确方向比单纯追求高分更重要。

听完他们的经历,你感觉在高校期间确立未来工作目标有多关键?欢迎到留言区表达你的见解,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