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2002 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职经历丰富,研究成果显著

2002 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职经历丰富,研究成果显著

梁若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与量化历史研究

读书生涯,如同一场既充满挑战也带来成就的探索活动。这位研究者,凭借自身努力和才思敏捷,在财政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海外起步

2002年,他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他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东亚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工作了三年,具体是2002年到2005年这段时间。在新加坡的那段经历中,他接触到了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氛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今后从事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和2006年,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那里的学术风气很正,科研条件优越,这让他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还拓展了学术视野。

厦大发展

2006年,他进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担任副教授职务。在厦门大学工作期间,他完全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二零一一年,他获得了教授的职位,这既是对他学术能力的肯定,也意味着他必须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在那个时期,他成功申请了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的资助项目,这笔经费显著促进了他的科研工作。

期刊贡献

他在《中国经济问题》担任副主编职务,勤勉处理刊物的相关工作和日常事务,有效推动了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他还参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期刊的匿名审稿工作。在审稿过程中,他展现出严谨细致的态度和深刻的洞察能力,甄选出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维护了刊物的学术水准。

研究成果官员调动

这项研究题为《官员调动与地方政府采购》,首次在厦大和中央财大的财政学双边论坛上被介绍。该研究基于地级市政府采购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官员调任对政府采购的影响。通过大量资料搜集和深度研究,研究者发现官员的调动确实会改变地方政府采购的金额和方向,这一发现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研究成果性别比例

《财政奖励与女性流失》利用历史税务数据探究财政政策对性别比例的影响。他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经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财政政策在某些情况下会调整性别比例。这项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解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位学者在学术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诸多成果。他的研究既有深厚的理论价值,也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你们认为他哪个贡献最为重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意见,别忘了点赞并传播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