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大学毕业季:校长赠言刷屏,那些感动与慨叹你还记得吗?

大学毕业季:校长赠言刷屏,那些感动与慨叹你还记得吗?

大学毕业赠言的轻松与沉重又到大学毕业季,校长“最后一课”、教授“毕业赠言”再一次刷屏。又一届即将走出象牙塔、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感动于“接地气”的赠言,惊讶于校长原来也“很潮”

厦门大学毕业_厦门大学毕业赠言_大学校长毕业赠言

毕业季的大学时光总是让人心生感慨,校长的“最后一课”和教授的“毕业赠言”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激发起众多人的关注和回忆。

毕业赠言刷屏

每年到了毕业时分,校长的讲话和教授们的赠词常成为热议焦点。今年,厦门大学的教授谈到了“梦想”,北航的校长提到了“空调”等话题,这些内容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随着学生们即将告别校园,这些充满温情且贴近生活的言语,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动了他们的心,使得毕业季的氛围愈发浓郁。

经典致辞难忘

回首往昔,2011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毕业演讲——“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对此记忆犹新。尽管今年也有不少精彩的演讲,但在深度和影响力上,似乎都难以与那篇经典之作相提并论,这足以看出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赠言重复之解

大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毕业赠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的现象。这些师长们,宛如父母般,对学生们的祝福往往相似。此外,人生的真理与智慧能够穿越时间的界限,那些美好的内容拥有触动人心深处的力量。因此,重复实际上是对真善美的执着坚守。

深层内涵不变

自蔡元培、陈寅恪的时代至今,赠言的外在形式虽有所演变,或许融入了“潮流”与“幽默”的元素,但其核心意义却始终如一。那些大学中固有的、宝贵的品质一直延续着,这既是传承,亦是幸运。

不能奢望过高

毕业赠言不宜抱有太多期待,它只是一堂“最后一课”或一场告别演讲,并不能解决所有难题,也难以彻底转变既有的观念。因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颇为不易,真理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实践,才能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期望回忆感动

每一届的学生毕业后,欢声笑语会逐渐消散。然而,我们希望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能够回想起毕业时的情景,再次被那些温馨的话语所触动,从而得到心灵的短暂净化。这,正是老师们对学生们最真挚的祝愿。

你记得最清晰的毕业典礼上的寄语是什么吗?若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并转发一下。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