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厦门大学人事管理新举措,医学院聘任制成效显著

厦门大学人事管理新举措,医学院聘任制成效显著

本报讯位于经济特区的唯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厦门大学,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实行新举措,对讲师、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学历新进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对于一些较缺少专业教师的院系

在高等教育人事管理改革的浪潮中,厦门大学,作为经济特区中唯一的教育部直属院校,勇于采取创新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校所采用的独特人事管理方式,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合同制新尝试

自1996年开始,厦门大学对于新入职的讲师、硕士研究生及更低学历的人员,实施了基于合同的制度管理。这一变革颠覆了过往的用人方式,使得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联系通过合同来确立。合同的有效期成为了双方进行双向选择的时间段,学校得以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教师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继续聘用,而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续签合同,这一做法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自去年起,该校对新到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实施了合同制管理模式。毕业生们需签署三到五年的合同,合同到期后,将根据多种因素来决定是否续约。这样的做法既有助于学校吸引优质人才,又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未能续约的毕业生可以按照国家干部的身份进行调动,若超过三个月未找到工作,其人事关系将转移至市人才交流中心。

院系聘任新渠道

厦大对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院系,采取了聘请校外优秀教师的办法。这种方式丰富了师资队伍的构成,使得院系能够迅速补充所需的专业师资。来自校外的教师们,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加入为厦大的课堂带来了多样化的学习感受。

采用这种方法,院系可以迅速应对教师不足的难题,并打造出更加浓厚的学术研究环境。来自不同背景的教师们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够激发校内教师们的创新意识,还能全面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

医学院新体制

1996年10月,厦门大学与厦门市政府携手共建的医学院正式亮相,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即董事会负责制。在这所医学院中,院长的职位是通过聘任方式产生的,首任院长林延龄博士,他不仅是东南亚知名的心脏科专家,还拥有医学博士学位。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为医学院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董事会实行的决策机制使得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和民主化,而采用聘任制的院长凭借其专业的技能和深厚的经验,有效推动了学院的发展。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医学院持续深入探索,力求在医学教育的领域中开辟出新的领域和空间。

外聘教师待遇

厦大医学院正在尝试一项新举措,即从校外聘请那些高素质且刚刚退休的专家和教授。这些教师在退休后仍能享受原单位的待遇,而厦大则会按照与同等职务资历的教师相同的工资标准给予报酬,并且承担他们往返的路费。此外,学校还为他们提供了设备完善的公寓,生活所需设施一应俱全,确保老师们无后顾之忧。

待遇十分丰厚,吸引了众多优秀师资加盟教学行列。这些教师们能够安心于教学工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为医学院的教学质量构筑了坚实的保障。

外聘教师成果

厦大医学院成立近两年,已成功邀请到8位资深医学教育专家。这些专家教授拥有超过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其中不乏曾经担任知名医科大学校长、教务长或教研室主任的佼佼者。他们在本科生的课堂上展现出了丰富的教学技巧,教学成果显著,学生们从中受益良多,普遍对教学质量表示满意。

这些外聘教师传授了前沿的医学知识,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的言传身教,不仅为学生树立了优秀榜样,还激发了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深化改革展望

厦门大学正抓住这一契机,努力推进高等教育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采纳竞争机制,改善师资队伍的构成。通过实行合同制和聘任制,学校在人才管理上变得更加机动和高效。展望未来,厦大在人事管理领域有望实现更大进展,为其他高校的人事改革贡献更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随着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望得到显著提高,科研实力也将进一步增强;这将吸引更多杰出人才加入,使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您认为厦门在这方面的用人机制是否适宜被其他学府参考?热切期待大家的讨论交流,也欢迎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