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副教授表白心迹,指认学术与官员特权底线遭校长吃不消?
厦大副教授表白心迹,指认学术与官员特权底线遭校长吃不消?
一边是厦大有山有水,想来的人多的是;一边是“特立独行”,不怕开除,到处都有饭吃,厦门大学副教授谢灵接受了记者采访,干脆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我们看到,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有点吃不消了。
厦大副教授谢灵以他独特的个性挑战了校长的权威,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校园秘密?这样的举动又将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下面,我们就来一步步揭晓。
“特立独行”理念
谢灵副教授自称“与众不同”,无论身处何地,她总是与直接上司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刻意巴结上级。她认为这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工作风格。在她看来,坚持自我,不依赖于领导关系,才能使工作保持纯粹。在厦门大学工作多年,她一直坚持这一原则,独立行事,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
学术底线捍卫
她觉得在大学中,学术和官员特权是两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一旦有人越界,她便会提出质疑。因此,她撰写了二十至三十封书信,内容涉及学术不端、官员与女博士生之间的丑闻等。然而,这些信件都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应。多年来,她目睹校园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深感有责任去揭露,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让她感到十分无助。
教工食堂体验
厦大教职工食堂用餐时间有限,只有饭点开始和校长光临时才有食物供应。谢灵亲身尝试后,向校长写了一封信。她认为这虽是小事,却暴露了官本位思想严重,以及对教职工尊严的忽视。在厦大工作十多年,她平时很少去食堂,直到亲身经历,才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批评校长短处
谢教授提到,朱崇实校长在政府官员面前弯腰低头,过分讨好,这种行为让他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她不禁要问,校长是否真正理解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理应致力于探寻真理,然而校长却展现出这样的态度,这让作为资深教师的她感到既失望又不满。
“话语权”的缺失
她尽管对问题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但却没有“发言权”。当她在校长面前提出关于食堂的问题时,校长选择了沉默,反而提到了学术调查。她的信件无人关注,仿佛被投入了无底的黑洞。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怀着满腔的热情为学校的发展和公平正义发声,却得到的却是如此对待。
期待他人参与
谢灵,年已五十二,敢于与校长理论,然而厦大著名的易中天却未曾遭遇过食堂那档子事。众人对易教授发声寄予厚望。易中天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若他加入讨论,或许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关注谢灵的不幸遭遇以及厦大所存在的问题。
关于谢灵副教授挑战校长的举动,您觉得她的做法是否明智?欢迎各位留言交流。若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参考价值,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