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颜值高且开创先河,其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厦门大学颜值高且开创先河,其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厦门大学在网上出镜率比较高的就是学校的颜值,被评为最美大学,当然了,也有网上说武大是最美大学,但不管咋说,厦门大学的老校区的确很漂亮,说一步一景真心不为过
陈嘉庚先生创建了厦门大学,并在马来西亚开设了分校,这一举措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么,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又有着怎样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将借助2017年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主要生源地情况
厦门大学2017届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学校所在省份的学生数量最多,占比约30%,这在情理之中。不少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都相对较高,比如省内一些知名的学府,这些学生往往能更充分地发挥地域优势,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生源主要集中在本地的现象并不罕见。
厦门大学的招生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校在本地所享有的声誉和作用。学子们对这所学府有着较为透彻的认识,而家长们也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本地区接受教育,因此,本校来自本地的学生数量在总学生数中占据了较重的比重。
学生升学情况
本科生对升学和就业都同样重视,两者选择的人数大致相当。在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有1332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这一比例占到了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9.6%。与此同时,硕士生中有153人选择了在国内继续深造,而在博士生中,则有22人选择了进行博士后研究。这些毕业生多数倾向于就读于顶尖一流大学或重要的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学生营造了优越的学术氛围。
2017年,学校里共有847名学生选择了出国继续学习,这一比例是毕业生总数的11.4%。根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的统计资料,在这847名学生中,有464人成功进入了全球排名前100的高校,这个比例占到了所有出国深造学生的54.8%。这些学子有幸踏入全球顶尖的高等学府深造,得以接触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因此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享有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就业企业类型
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找工作时,更偏爱去民营企业,紧接着便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卓越的创新能力,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宽广的发展平台;而国有企业则因其较高的稳定性和优越的福利待遇而受到青睐。至于博士生,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高等教育机构,因为那里的学术氛围浓厚,有利于他们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
各企业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各有侧重。民营企业往往更倾向于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国有企业和知名学府则对求职者的学历和专业水平有着更高的期待。这一现象使得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职业发展道路。
就业行业分布
2017年,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签约方面,多数选择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一领域占据了21.1%的比例。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也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其占比达到了16.3%。这两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提供的薪酬水平较高,因此吸引了众多毕业生的青睐。硕士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金融行业占据了19.2%的比例,而在信息传输等众多领域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就业。至于博士毕业生,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签约教育和科研岗位。
行业选择显现了不同学历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思路。本科生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宽广发展空间和较高薪资待遇的行业;硕士研究生凭借其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多个行业领域都能展现出自己的竞争力;而对于博士生来说,他们更愿意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重点行业就业
数据显示,在2017届的研究生群体中,共有1074人选择了投身于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这一比例达到了43.3%。同样,在本科生中,也有661人选择了这一发展方向,占比为39.3%。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丰富的资源,这对他们的职业成长极为有益。
毕业生若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对个人成长大有裨益,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动向亦反映出厦门大学在培育满足国家需求的人才上已取得显著成绩。
专业就业率分析
厦门大学本科专业共有88个,其中20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完美的百分之一百;硕士研究生专业有233个,其中187个专业的就业率同样达到了百分之一百;博士研究生专业有85个,其中73个专业的就业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厦门大学各个专业的就业状况整体上是非常不错的。然而,这所综合性大学的就业率,根本无法与那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大学相提并论。它的就业率与那些专业性较强的大学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
综合大学涉及的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开设的专业种类也相当丰富,这些专业的就业状况会受到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而专业大学则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专业程度更高,因此在某些特定行业的就业率上往往更为显著。
厦大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大体上前景不错,然而具体到每一个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状况还是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能力。那么,在个人能力与学校背景这两个因素中,您觉得哪个对就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