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现代汉语修辞研究与应用语言学课程:硕士研究生与本科课程全解析

现代汉语修辞研究与应用语言学课程:硕士研究生与本科课程全解析

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先后在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厦门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汉语研究在教学方面成果颇丰,涵盖众多学科和研究方向,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层面,都实现了显著进步。下面将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教学学科丰富多样

汉语教学范围广泛,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基础以及古汉语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为学生搭建了汉语学习的完整体系,内容丰富,从古代到现代,从理论到口语实践,无所不包。比如,在古汉语课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研究汉语的历史演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实务应用课程重要

实务汉语课程同样关键,包括实务汉语和商务汉语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商务交流越来越频繁,商务汉语让学习者能在实际的商务环境中用汉语交流。而实务汉语课程则让非母语者感受到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汉语学习体验。

出版著作成果显著

作者在出版界成绩斐然。2001年,他的著作《应用现代汉语》由吉林教育出版社推出,他本人负责了“修辞”这一部分的内容。到了2006年,他再次参与编写了《中华地域文化大系―贵州文化》,这部作品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负责发行。这些作品不仅广泛传播了知识,还在学术交流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术论文研究广泛

学术研究涉及的范畴相当广泛,涵盖了民族语言、地方口音、修辞技巧和教学方式等多个领域。以1998年的研究为例,《黔东南苗侗语对汉语发音的影响》一文,对于研究民族语言与汉语间的相互影响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修辞效果和教学方法的讨论,也推动了汉语教学的发展。

科研项目积极参与

参与科研十分积极。1998到1999年间,我担任了贵州省教育厅《贵州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项目的负责人。2000到2002年,我又主持了黑龙江省教育厅的《黑龙江萨满教与贵州巫教语言文化比较研究》项目。此外,我还加入了教育部的《台岛语文教育与政策追踪研究》项目,为科研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国际交流作用凸显

在国际汉语教学和研究界,成绩斐然。比如,出现了不少研究韩汉语言差异以及韩语汉语教学的文章,如《韩国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常犯的固定词组错误类型》等。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韩语汉语的教学水平,还推动了汉语在全球的推广。

你对汉语研究的哪些方面最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同时,请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