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1996厦大本科1999厦大硕士2006加国博士的个人教育与海内外多校工作经历回顾

1996厦大本科1999厦大硕士2006加国博士的个人教育与海内外多校工作经历回顾

陈亚盛,男,博士,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

从厦门大学起步,我步入了加拿大的顶尖商学院,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讲师成长为知名的教授。这一过程不仅记录了我学术生涯的稳步提升,也生动反映了我对会计学领域的不断探索。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这段非凡的旅程。

教育基石

1996年,我在厦门大学会计系国际会计专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在厦门大学,我学到了扎实的会计知识。课堂上,老师们讲解的专业内容让我对会计有了全新的认识,严谨与深邃让我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99年,我重返校园深造,顺利取得了厦门大学会计系的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阶段,我深入钻研,积极探讨,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因此,我对会计理论的认识也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全面。

海外深造

2006年,我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商学院完成了会计学博士学业。在那儿,我面临了全新的学术挑战,那里的教学方式与研究氛围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级的学术见解,并提升了我的独立研究技能。

在加拿大的学习时光里,我结识了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学者。与他们交流,智慧的火花时常闪现。这些经历加深了我对会计领域深入研究的热忱。

教学启航

2003年,我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聘请,成为了一名讲师,负责教授高级财务会计。初次站在异国的讲台上,我感到既紧张又充满期待。我用心准备每一堂课,生动地讲解知识。看着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

那时,我努力传授所学知识给学生,希望他们能透彻把握高级财务会计的精髓,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沉淀

2005到2006年,我在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毕迪商学院教书,主讲财务会计。那段时间,我不断丰富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案例分析和小组交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任教进阶

2006年到2014年,我在加拿大的西蒙菲莎大学毕迪商学院工作。期间,我既是助理教授也是博士生导师。工作之余,我指导了8位硕士研究生和2位博士研究生。在指导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帮助他们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负责讲授多门课程,在教学的同时,我也致力于研究,努力使教学与研究两者相得益彰。在此过程中,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升综合能力。

回归母校

自2015年,我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专注于教授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探究技巧。回到这个我熟悉的校园,我满怀期待,希望将自己海外所学所获,传授给更多的国内学生。

我积极推动学科向前发展,全身心投入科研领域,努力为我国会计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研究方向

我的研究聚焦于探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行为会计的方法、构建管理控制系统以及企业创新的具体实践。这些研究方向不仅是会计领域的热门话题,而且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关。

在研究过程中,我努力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希望向企业推荐更有效的管理方案,助力它们实现创新和进步。

主讲课程

我负责教授管理会计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确保他们能熟练运用管理会计领域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技巧。

学习课程后,学生们对企业管理决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学习将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成果

我主导了加拿大国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三个基金项目,同时管理着一个加拿大国家会计学会的研究项目。我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且撰写并出版了一本英文版的管理会计专业书籍。

这些成果是我多年努力的结果,它们不仅证明了我的研究得到了认可,还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为我所热爱的领域增添了一份助力。

前沿探索

我目前正运用眼动跟踪技术进行探索,旨在开发出能促进企业创新的管控体系。这项研究在国内尚属开创性尝试,而且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我希望能通过这项研究,为中国企业从“制造”转向“创造”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协助它们解决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在会计领域的探索路径和实际操作方法上,您有何高见?不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给更多人。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