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明:厦大本博毕业,从事微纳研究,南大副教授
王保明:厦大本博毕业,从事微纳研究,南大副教授
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2006-2010),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12-2017)机械工程系,师从Aman Haque教授。
本科求学
2006年到2010年,我在厦门大学开始了我的大学学习之旅。校园风光旖旎,学术气息浓厚,这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在那儿,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遇到了优秀的教师,同学们也都充满活力。那段时间,我不仅充实了知识储备,还激发了对专业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为后续的学术追求奠定了基础。
赴美读博
2012年至2017年,我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开始了我的博士学业。那是一段充满挑战,却也收获满满的时光。我跟随Aman Haque教授学习,他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深入研究了相关课题,参与了众多学术活动,视野也因此得到了拓展。同时,我还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博士后研究
在进入南京大学之前,我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能在这所世界级的高等学府深造,我感到非常自豪。在那里,我有幸跟随李巨、Ross和Carl三位教授学习,他们各自拥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专注的研究领域。在这里,我得以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手段。例如,先进的实验设施和理论模型,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科研经验。
研究方向
我专注于研究微机电系统,也就是MEMS,以及微纳材料和微纳系统原位测试。这种系统在众多行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显著缩小设备体积并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同时,微纳材料和原位测试技术使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材料的特性与表现。在这项研究领域,我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就。
学术团队
研究期间,我结识了许多杰出的伙伴。无论是美博还是博士后,都与同学们和导师们协作完成了诸多项目。团队里,我们各司其职,互相支持。回国后,团队精神依旧,大家齐心协力追求学术目标。比如,在微机电系统项目中,我们携手攻克难关,实现了关键性的突破。
未来展望
未来,我期望在微机电系统等领域持续深入研究。在南京大学,我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进行更多有意义的研究。同时,我也希望能培育出更多杰出人才,将我的科研知识传授给他们。此外,我还计划加强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合作,以确保我的研究成果能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比如,在医疗设备与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实现应用。
各位朋友,关于微机电系统这一研究领域,你们有何见解或困惑?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