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厦大人

厦门大学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确保2020届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厦门大学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确保2020届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毕业生就业问题持续受到广泛关注。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未来、家庭的福祉、学校的名声、国家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安宁息息相关,其中蕴藏着许多值得深入讨论的议题。以厦门大学为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无疑是其整体形象的一大亮点。厦大毕业生在国内深造前景广阔。这一现象既显示了厦大学子的优秀和实力,也说明了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强大吸引力。厦大毕业生中,不少人在本科时期就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

毕业生就业问题持续受到广泛关注。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未来、家庭的福祉、学校的名声、国家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安宁息息相关,其中蕴藏着许多值得深入讨论的议题。

毕业生就业的重大意义

毕业生就业并非只是个人之事。它与家庭的期望和幸福紧密相连,若一个家庭辛勤培养的孩子在就业上遇到困难,那这个家庭定会充满忧虑。再者,从国家角度来讲,众多毕业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人力,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这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都存在,比如在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就业岗位稀缺,毕业生就业难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学校的教育成效和学生的培养水平,在毕业生就业情况上得到了充分展现。一所优秀的学校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顺利找到工作后,其在职表现又会反过来提升学校的声誉。以厦门大学为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无疑是其整体形象的一大亮点。

厦门大学国内升学情况

厦大毕业生在国内深造前景广阔。他们普遍选择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知名科研机构,这些机构集中了国内最顶尖的学术和科研资源。诸如清华、北大、复旦等众多知名高校,都是厦大学子深造的热门之地。这一现象既显示了厦大学子的优秀和实力,也说明了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强大吸引力。对于那些渴望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厦大学子,这些优质的升学途径为他们拓展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厦大毕业生中,不少人在本科时期就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这些成绩使他们获得了其他高校的广泛关注。在升学过程中,他们涉猎了多个学科和专业,这一现象展现了厦大在培养多元化人才方面的成效。

厦门大学出国(境)深造情况

2020年,众多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这一人数高达641人,占总数的14.5%。他们主要前往英国、美国、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其中,有384人选择了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占总出国深造人数的59.9%。这表明,厦门大学的学生们得以接触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理念。这些学生在海外学习众多学科,从前沿科技到人文社科,他们将成为连接国际人才交流的纽带。

他们从海外学到的知识和文化观念,将来会引入国内。无论是创业还是求职,都能给国内产业带来新的生机。比如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行业,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厦大校友拥有显著的优势。

厦门大学毕业生企业就业现状

2020届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的比例相当高。其中,选择其他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9.0%,而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为29.70%。这反映出企业对厦大毕业生的欢迎程度很高。在众多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21.0%)、金融业(占比11.3%)、制造业(占比10.6%)等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这些行业不仅是当前经济的热点,也是至关重要的领域。

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各有不同。在沿海发达城市,信息产业领域的公司吸引了众多厦大毕业生;而在工业基础较强的地区,制造业公司成为了毕业生求职的热门选择。毕业生们各自在岗位上施展才华,为企业的成长注入活力。

厦门大学毕业生服务国家重点领域情况

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3.4%选择了进入国家经济建设、科技教育、社会管理、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关键单位工作。这一比例反映了厦门大学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回应,向国家急需人才的岗位输送了众多人才。此外,还有46名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参与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他们为西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知识。

厦大校友无论身处科研领域的尖端,抑或是在西部边远的建设现场,均积极奉献着自己的才智。他们秉持着服务国家整体利益的就业理念,这种精神实为值得称道。

厦门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2021届就业展望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2020年,有四名本科生成功获得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实习机会,这标志着国际化培养的显著成效。派送学生参与国际舞台的活动,有助于拓宽厦大学子的国际视野。针对2021届毕业生,学校需遵照教育部及福建省的文件规定,付出诸多努力,以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质量,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为此,学校需在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新的就业途径。

大家对学校在提高就业水平方面还有什么新建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也请大家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